[首页] >> [经文]

尊者谈读经

[编译]良稹

 

中译版权所有© 2006 -22 良稹,
http://www.theravadacn.org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译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译者原衷。转载时请包 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中部尼柯耶阅读提纲......................................................................................... 坦尼沙罗尊者
四圣谛的罗盘..................................................................................................... 年那摩利尊者 
把佛陀当成你的老师......................................................................................... 年那维玛拉尊者
经典怎样帮助禅修? .......................................................................................... 坦尼沙罗尊者
经典的诠解......................................................................................................... 菩提尊者
如何读经............................................................................................................. 菩提尊者
当你亲证之时——巴利经文的真实性............................................................. 坦尼沙罗尊者



坦尼沙罗尊者: 中部尼柯耶 阅读提纲 (Majjhima Syllabus)
1.论法: 把法义讨论置于正语的背景之下
        21, 58, 63, 95
2.论佛: 讲述他追求觉醒的四部经; 讲述作为果报,他成为何等人的两部经
        4, 19, 26, 36, 49, 72
3.论信: 信与智的关系; 闻佛陀说法而信归者的例子; 末利王后被指责事事信佛; 僧伽为信之源; MN60续论MN95提出之问题
        27, 56, 60, 70, 82, 86, 87, 108
4.修行道概观: 七种净化; 次第之道; 十道分; 道之为“正”
        24, 39, 117, 125, 126 (107)
5.业: 如何自观其业,从中修学; 善巧与非善巧业的果报
        61*,41, 45, 57, 135, 136
6.正精进: 精进行道的必要; 所需之精进的种类(此处与前一章略有重叠,MN101与MN45可互换)
        2, 5, 66, 78, 101
7.出离: 感官欲乐的过患; 出离在滋长修道情绪中的作用(即: 在家之悲哀与出离之悲哀的不同); 觉醒者不参与感官欲乐
        13, 14, 54, 75, 105, 137
8.禅修之一: 禅修初阶的问题; 念住
        62, 10, 20, 118, 119
9.禅修之二: 禅那与其在趋向洞见与解脱中的作用
        52, 106, 111, 121, 140
10.四圣谛: 舍利弗为主角的四部经; 讲述五蕴的一部经
        9, 28, 43, 109, 141
11.不执持之一: 无常与非我的教诫
        147, 1, 44, 146, 148
12.不执持之二: 讲述放开的更多教诫
        18, 74, 131, 138, 143, 152
(*教诫罗喉罗的三部经加重标出)




年那摩利尊者: 四圣谛的罗盘
[简介]年那摩利尊者(1905-1960,Ven. Nanamoli),英籍,牛津大学语言系毕业,二战时曾任英军情报部门审讯官。战后于1948年来到斯里兰卡出家,长年居住在隐修岛,把一些艰涩难解的 巴利文献译成了清晰的英语,包括《清净道论》、《中部》经文初稿(后由菩提比丘整理补订出版),其它书籍包括《念住呼吸》、以及《佛陀的一 生》 等。以下摘自他编译的经文选集《佛陀的教导》一书(The Buddha's Teachings in His Own Words,佛教出版社)。


        “把佛陀的教导,称为对世界进行完整描述的尝试,或者看成是藉著逻辑法构造起来的形而上学系统,似乎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它是一套道义戒规、一种信仰性的 宗教启示、还是区区一系列克己苦行的行为准则? 人们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需要对教义进行某种审查。经文中的材料,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地图的原材料,让每个人去构造自己的地图,但都面向同一个目标。 这些对于经验的有目的的描述,实际上,能让人们估测自己的位置,判断自己最好需要做些什么。经文中给出的描述,并非一套有重叠的系列描述。对 于生存现象作仔细审查,会发现表象背后,总具有某种幻象与悖论的性质。对终点(的描述),从来不能 够彻底完成。经文描述的无数不同侧面,其中某些以不同组合重复了无数次,这些描述所处的背景,令人联想起一套空中摄影,从中可以构造起一幅地图。经文中的 各个侧面, 皆指向灭苦,这个罗盘所指的四个点,正是四 圣谛。让我们从这些材料中 试著构造一幅个人地图。这样做总要有个起点,我们可以把出生作为基线开始构造,生,如同死,在普通人看来是个日常事实,与此同时,它却是一个 不解之谜。”



年那维玛拉尊者: 把佛陀当成你的老师
英籍比丘维巴西 (Ven.Vipassi)跟随阿姜苏美多出家多年, 以下摘自《林居僧伽》网刊1998年十月刊: 


        我在斯里兰卡度过了一年,在那里与林居僧有过一些有趣的接触,他们当中许多人研究巴利语,已达到觉得可以轻松阅读经文原文,从那里出发修行的地步。其中一 位年那维玛拉尊者(Ven. Nanavimala),德籍,有大约40-45次雨安居了(vassa,代表连续的出家年数)。我见到他时,觉得在他面前有点畏惧感; 他问起阿姜查的传统禅修方法时,我嘟囔了几句,发现自己提到了念处经和四念处。他的反应对我来说是上了一堂课:
        “首先,你必须把佛陀当成自己的老师。然后你从中部107开始,接下来看中部117,之后中部44。我谈到这点,是因为它的内容离我们的经验范畴距离相当 远; 而且我注意到有一种想推开的感觉——不想接受它。不过从这类接触中,有东西保存了下来,我发现对佛法坚定不移的素质极其感人。这类接触,醒目显示了对经文 某些地方有保留情绪,不愿意看到教导的某些方面,想抓住我喜欢的、让我舒服的东西。”



坦尼沙罗尊者: 经典怎样帮助禅修?

以下是尊者在接受《内观》杂志采访时的有关看法(2000年春季刊选译)。 


问:阿姜放把你训练成了一个行者,但是过去几年中,你也在从事巴利经典的翻译与铨释 工作。 你觉得学习经典怎样能帮助禅修?
答: 在经典中,佛陀提出的都是正确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看事物时带著个人观点,因此看见什么,受这些观点的影响。但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又受个人提问方式的影响。佛陀明智地觉 察到,有些问题有善巧,确实把你引向解脱,引向苦的彻底止息; 但另外一些问题却缺乏善巧: 它们把你引向死胡同,纠成死结、卡在那里。经文有助于教你怎样避免那些缺乏善巧的问题。如果你仔细遵从经典的教导,牢记在心,会发现在禅修和日常生活上, 确实会开拓眼界。

问: 在当前的佛学教育上有一股潮流,对历史经典的重要性不再给予强调。例如有人会说:“难道我们没有听见佛陀说,不要相信经典和傳统么?”
答: 可是,他却没有说要把经典扔掉。你有没有注意到,美国佛教就象是傳话游戏(儿童依次耳语 傳话,末了意义大改——译注)? 佛法从一个人傳到另一个人、从一代老师傳到下一代,直至面目全非?
       我有一次收到一张明信片,寄信人用橡皮图章盖著: “不要相信任何与你自己的对错感不一致的东西。 ——佛陀语录。”那句话似乎是在引用《卡拉玛经》 的一句经文,但是当你切实读经时,发现上面讲的要复杂多了。你不要只因为它来自经典、或傳自你的老师,就相信它。但是也不要只因为它看上去有 道理、或者合乎你的偏好,就接受它。你要检验它,看看效果怎样。如果你发现它有害、受智者批评,就停下来。如果它有益、受智者赞扬,就继续。 不过要注意,你不能完全只照自己对事物的领悟行事。要寻找智者,把你的领悟与他们的经验作对照。那样你可以确保自己没有按著先入之见行事。

问: 那么说,佛经可以作为kalyana mitta(s),也就是善知识了?
答: 没有什么可以代替与一位真正的智者相处,但是经典常可作为下一个选择,特别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美国),佛教意义上的智者如此稀少。

问: 你提到经文中把某些问题称为缺乏善巧。其中有些也许是相当晦涩的哲学问题,没有人会有兴趣。不过你能指出一些与当前禅修者有关的这类问题么?
答: 一个大问题就是:“我是谁?” 有些佛法书籍告诉我们,禅修的目的是回答这个问题,许多人来禅修,以为那就是禅修的一切。 但是佛经中把它列为不会有结果的问题。

问: 为什么?
答: (笑)这个问题好。照我看,回答是: 你要什么样的经验才能回答那个问题? 你能想象出一个能够让苦止息的回答么? 你要是不带著自己是谁的成见,凡事反而容易做得善巧。

问: 非我的学说,是否可以作为佛陀对“我是谁”的回答呢?
答: 不会。佛陀的“什么是有善巧?”才是他对“我是谁”的回答。自我的认知是否善巧? 在一定程度上,是的。某些地方你需要一种健康、连贯的自我感来担负起责任,那些地方就需要善巧地保持自我。但是到最后,有责任感的行为成了第二天性,你有 了更高的敏感度,你看见自我的界定,哪怕是最细微的那类,也是一种妄执、是一个负担。因此唯一善巧的做法是舍弃。

问: 有些人说,他们在禅修时得到宇宙同一体的感觉,他们与万物相通,这样一来就减少了许多痛苦,你对此怎样回答?
答: 那样的同一感有多稳定呢? 等你觉得自己到达那个一切从中而来的稳定的基本状态时,经文上要你问一句,你是否仅仅把情感当成了经验。假如那个基本状态真是稳定的,怎么会产生我们生活 的这个不稳定世界? 因此,也许它是无色界中的一界,但是不管你体验到什么,它不是对苦的最终解答。
        在某种情感层次,那种相通感也许会舒解孤独的痛苦,但是看得深入一点,你得同意佛陀的说法,相通感和相互依赖正是苦的本质。比如天气,去 年夏天,圣地亚哥气候宜人,我们没有往常八月份袭来的热浪。但同时,这个气候模式给南阿拉斯加带来了大雨、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干旱、给北卡 罗来纳带来了狂风大雨、棺木都从墓地浮起。我们与这样的世界同一体能找到喜乐么? 人们常常认为经文主张从轮回中解脱是悲观的,但是 它远胜于指望与万物相通得到喜乐的观点本身所带的悲观感。然而却有那么多的人说希望解脱是自私的。这让我思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对他人最有 益。如果解脱的途径包括了伤害与冷心肠,你 的确自私,但实际上(解脱的追求)却包括了培养布施、慈心、戒德,所有那些可敬的心智素质。有什么自私? 你放下了贪、瞋、痴时,周围每个人都有益。看一看阿姜曼对解脱的追求,在过去几十年里对泰国的影响吧,如今已经在傳到全世界。我们如果相互鼓励找到真正的 解脱,那些先找到的人可以告诉其他有志者,大家一起获益。

问: 那么解脱的途径,起始于问题:“什么是善巧?”
答: 对。佛陀建议你去拜访一位老师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你在佛经中通篇跟踪这个问题,从最基本的层次一直往上看。 经文中记载佛陀在教诫他七岁的儿子罗喉罗,有一个段落,极其精妙(中部61)。开始他强调诚实的重要性,意思是如果你 要寻求真理,首先要对自己诚实; 接着他谈到要审查自己的行为。凡行事前,要自问:“我这里要做的事是有善巧、还是缺乏善巧? 它会引向安宁还是伤害?” 如果看上去会有害,你就不做。如果看去可行,就试一下。不过你做时还要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如果效果有害,就停下。无害,就继续。你做完之后,再问同样的问 题:“这件事带来了安宁还是伤害?” 如果你看到,原来似乎可行的,结果是有害的,你就和另一个有同样目标的人谈谈,决心不要再犯同样错误了。如果没有伤害,知道自己走在正路上,你会很 喜乐。

问: 那么佛陀是在讲授怎样从错误中学习的基本道理。
答: 是的,但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那样的提问,其中包容著他一些最重要教导的种子——也就是我们行动的动机、因果的原理、行为的当下和长远效应、以至于四圣谛 ——苦由过去和现在的 业(行动)造成,如果我们观察仔细,行为会越来越有善巧、直至彻底解脱。

问: 你怎样把它用于禅修呢?
答: 从你自己的生活开始。我们都知道,禅修意味著自己得从生活的动荡中脱身出来,直接审视自己当下的行为。有些事比其它事容易从中脱身。假如你在生活里以不善 巧的方式行事——欺骗、不当性事、用毒品——你会带著否定与追悔,发现自己在造一些麻烦的业。因此,为了纠正言行,你把佛陀的提问方式用 于日常生活,给自己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就更容易做到 出离。
    这样做时,你同时便是在培养禅定坐垫上需要的那些技巧。关注当下是一种技巧,需要同样的态度: 观察心的动态,了解哪些有效、哪些无效,然后作必要的调整。你一旦进入当下,就用同样的问题来探索,拆解因果: 当下、过往之业与当下之果。一旦把遮蔽了你的觉知亮度的每一个心智状态都拆解过了,你就把同样问题再转向那个光明觉知本身,直到没有什么可以探问和拆解 ——连问题也不存在了。那里 便是解脱的开端。因此这些简单的问题,可以把你一直带到修行终点。

问: 这是你在泰国学会的禅修方法吗?
答: 是的。在一切忠告中阿姜放最强调的是:“仔细观察”。换句话说,他不希望我只是盲目地学习一种方法、而不去观察它 的效果。他递给我那本阿姜李的呼吸禅修七步骤,告诉我对它们进行实验——不是松散地浅尝,而是象迈克尔-乔丹打篮球那样——反复实验、富 有创意、直到它成为一种技能。 除非加以实验,否则又怎能对心智的因果模式获得洞见?
……

问: 从我们目前为止的讨论来看,你似乎认为巴利经文不仅给出正确的问题,而且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答: 正确的答案在于: 你在探索正确的问题时,在生活里作有善巧的选择。我想是托马斯-品钦(译按:homas Pynchon 为当代美国作家)曾经说过:“只要他们能让你提错误的问题, 就不必担心答案是什么。” 那句话也该有一句推论: 只要你诚实地坚持正确的问题,你一定能获得有意义的答案。

……



菩提尊者: 经典的诠解

以下摘自他的《佛陀之言——巴利经文汇编》一书(In the Buddha's Words,智慧出版社)。


        且不说把握尼柯耶集结者的视点,我们的诠解受自身先见的影响,较之受前者的影响,或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依着个人的偏向与习性,或许 选择把佛陀视为一位腐朽的婆罗门教的自由派伦理改革家、一位伟大的世俗人道主义者、一位激进的经验主义者、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一位横 扫一切的不可知论者或举凡顺应我们喜好的其它思想意识原型。经文里对我们回眸的佛陀,太大程度上是我们自身的映现,鲜少代表一位觉悟者的 形象。
        在诠解一套古老的宗教文献时,我们也许不可能彻底避免把自我与自身价值观注入我们正在诠解的对象之中。然而,虽不能达到完全透明,我们却 可以给经文字句以应有的尊重,由此限制译注过程中个人偏见的影响。当我们对尼柯耶如此致以敬意时,当我们对经文本身有关佛陀住世之相的背 景叙述予以充分重视时,我们会看见,经文描述的佛陀使命,其影响范围不亚于整个宇宙。在一个无上下时间界限、众生受无明的蒙蔽与老病死的 束缚、在其中流转不息的宇宙背景之下,佛陀作为人类的启明者,带来了智慧之光。



菩提尊者: 如何读经
(摘自 Inquiring Mind《探索的心智 》2006年春季刊采访菩提比丘)


问: 请谈谈现代西方佛教居士学习经典的价值。
: ……我们走上佛陀之道的首要任务,毕竟是获得八圣道第一道支的正见,它是我们整个灵性道路的指南。正见最初来自“闻”,它包括跟随有资格的导师阅读佛经, 学习佛法; 其次,正见来自“思”,推理思维教导本身及与我们个人生活的关系。只有当我们的“见”清晰敏锐时,我们对佛陀的信根才确立起来,在正 见与正信的基础上,禅定“修”习才能够朝特定的目标进步。
    真正的智慧来自于探索何为善巧,何为非善巧: 何事趋向我们自己的真正福利与喜乐,并且促进他人的安宁,何事引生对己对人的伤害与苦痛。这一切,来自对经文的仔细研习,它只是经典中极少的一部分。我们 对所学,必须检验、思考,藉内在观照加以吸收,接着藉直观洞见加以证悟。

问: 如何把读经融入个人的修持?
答: 首先他必须了解从何处入门。对于初学经典者,我建议三界智尊者的一本精华小册子《佛陀语录》(Buddha's Words)。另一个入门途径为“通往内觉”网站的要性经文选编,我也推荐站长的《与经为友》一文。作为下一步,也许甚至对 初学者,我会把谦虚放在一边,直接推荐《佛陀之言》一书,毕竟,该书大多是佛陀之言,非我之言[In the Buddha's Words,中译按: 菩提比丘编译]。接下来,对于 想继续阅读经集者,我推荐《中部尼柯耶》……
        如何读经: 我建议初读时,只把每部经通读一遍,初步熟悉。接着,读第二遍时作笔记。对经文内容范围熟悉之后,列出若干似乎占主导地位并且反复出现的主题,作为将来阅 读的提纲。一边读经,一边从中摘取笔记,纳入提纲之下,有必要时随时添加新的主题; 不要忘记记录出处。过了一段时间——一年或几年后,你会逐渐对佛法获得一个“总体”观,了解所有的教导如何拼接为一个自恰的整体,好 似完成一幅拼图游戏。
        我还想强调,这些经文来自于历史上最早的佛教文献,因此构成了整个佛教傳统的共同遗产。学习这些经典,不仅是上座部佛教弟子或者以上 座部为基础的内观修行者的工作; 对于一切宗派的佛教徒,如果想了解佛教的主根,学习这些经文也是他们的一项工作,甚至可说是责任。

问: 在经典的运用上,有什么陷阱或者说潜在危险?
答: 在经典的运用上,有一个潜在危险已为佛陀在《蛇喻经》(中部22)中指明。他提到那些人学了佛法教义,非但不把教导用于修行,反用来 批评他人,证优一己之辩才。佛陀把这比喻为抓住水蛇之尾: 那条蛇会回头咬住他的手臂,造成死亡或致命之痛。我见过无数西方人落入这个陷阱,我自己有时也包括在内。尽管一个人起始有良好的动 机,他带着教条观念,抓紧某个教导,用自己的知识驳斥他人,结果与其他以不同方式解释经典者陷入了一场“诠解战”。另一个危险是,把 分析思维扔出窗外,对经典全盘盲目接受。毕竟,有不少经文经不起现代科学知识的检验。我们不能一边批评基督教创世论者,一边自己成为 与之类似的佛教徒。



坦尼沙罗尊者: 当你亲证之时——巴利经文的真实性



最近 訂正 2-1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