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法] >> [四聖諦] >> [第 四聖諦] >> [正見]

可敬的友誼
Admirable friendship
kalyanamittata

[編者] 約翰-布列特
[中譯]良稹

原文版權所有 ©  2005 Access to Insight. 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編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并登載本版權聲明。

定義
        “何謂可敬的友誼[善知識,善友]是什麽意思?有此情形,一位家主,無論住在哪個村鎮,去親近戒德高嚴的家主或者家主之子,長幼不拘。與他們談話,邀他們討論。他效仿[對力原理]信念圓滿者、也達到信念圓滿,效仿 戒德圓滿者、也達到戒德圓滿,效仿佈施圓滿者、也達到佈施圓滿,效仿明辨圓滿 者、也達到明辨圓滿。此謂可敬的友誼。”

——AN VIII 54 (增支部)



培養善巧素質之因
        “有關外在因素,對一位正在訓練中、尚未證得心的目標、繼續追求解脫束縛這個殊勝安 甯的比丘,我未見任何其它一因素,作用之大,如善知識。一位比丘與善知識親近,得以棄絕不善巧素質、培養善巧素質。”  

——Iti 17 (如是語)



仔細選擇同伴
        “此爲耗盡財富的四種方式:  墮落於性事、墮落於飲酒、墮落於賭博、與惡人作朋友、夥伴、同伴。 正如一座有四個入口、四個出口的大儲水池,有人 關閉入口、打開出口、又無天降陣雨,池水只會耗盡,不會上升。同樣,此爲耗盡財富的四種方式: 墮落於性事、墮落於飲酒、墮落於賭博、與惡人作朋友、夥伴、同伴。”

——AN VIII54(增支部)



覺醒的先決資糧
        “其他教派的遊方者若問你:‘朋友,何爲菩提道品[覺醒之翼,三十七菩提分]的資糧?’ 你應答:‘有此情形,一位比丘有善知識作朋友、夥伴與同志: 這便是培養菩提道品的首要資糧。’”

——AN XI.1(增支部)



聖道修行的全部

        阿難尊者坐在一旁時,對世尊說,“世尊,有可敬的友誼、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這是聖道修行的一半。”
        “不要那麽說,阿難,不要那麽說。實際上,有可敬的友誼、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這是聖道修行的全部。當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們作朋友、同 伴、同志時,他有指望發展與 修習八聖道
        “那麽,當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們作朋友、同伴、同志時,他如何發展與 修習八聖道?有此情形,一位比丘藉隱居、藉無欲、藉止息、達到舍棄、培養了 正見。他依靠居、依靠無欲、依靠止息、達到出離、培養了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們作朋友、同伴、同志,便是這樣發展與 修習八聖道。”

        “以這般推理,人們可以了解,有可敬的友誼、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如何是修行生活的全部。人們是依靠我,把我當成可敬的朋友,本來走向重 生、才從重生中解脫,本來走向衰老、才從衰老中解脫,本來走向死亡、才從從死亡中解脫,本來走向憂、哀、痛、悲、慘,才從憂、哀、痛、悲、慘 中 解脫。以這般推理,人們可以了解,有可敬的友誼、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是聖道修 行的全部。”

——SN XLV 2 (相應部)



可敬友誼的益處
        “彌吉耶,當一位比丘與可敬的人們作朋友、同伴、同事時,他有指望有戒德,循照波羅提木叉經[戒律]約 束自己、行爲與活動上盡善持守,受戒後視細小過失爲危險,訓練自己。
        “當一位比丘與可敬的人們作朋友、夥伴、同事時,他有指望在聽講時,易得、易悟、無礙; 在談話時,講真正清醒、有利於擴展覺知之事,即談論謙卑、滿足、退隱、無糾纏、勤奮、戒德、定力、明辨、解脫、解脫的知與見。
        “當一位比丘與可敬的人們作朋友、夥伴、同事時,他有指望勤奮精進、棄絕不善巧心理素質、培養善巧心理素質。他穩步、踏實地努力,培養善巧心態時不逃避責 任。
        “當一位比丘與可敬的人們作朋友、夥伴、同事時,他有指望作明辨、有明辨生滅的能力——尊貴、透徹、趨向苦的正確止息。”

——Ud IV.1 (自說經)



佛法導師的素質
        “阿難,向他人傳法不易。法只能由一位五種素質兼備者來傳。 哪五種?
        “[1]傳法時應這樣想:‘我要一步一步講。’
        “[2]傳法時應這樣想:‘我要講解[因果]順序。’
        “[3]傳法時應這樣想:‘我要出於同情心而講。’
        “[4]傳法時應這樣想:‘我不爲了物質報酬而講。’
        “[5]傳法時應這樣想:‘我講時不傷自己與他人。’
        “阿難,向他人傳法不易。 法只能由一位五種素質兼備者來傳。”

——ANV.159(增支部)



與智者爲伴

聖者善,
        伴聖者常樂。
常避愚人,
        悅意常在。

伴愚人者,
        長久悲傷。
與愚人結交之痛,
        如仇敵共居。
與覺者相伴之樂,
        如親族團圓。

以此:
開悟者——
        明辨、多聞、
        持恒、盡責、尊貴、
        智慧、正直,
——這樣的人,
        要如月隨星一般
        跟隨他。

——Dhp206(法句經)  



永不與惡人爲伴

我眼盲了,
        雙目已毀。
我踯躅於
        荒野小徑。
即便爬行,
        我将繼續。
但我不與
        惡伴同行。

——Thag95(長老偈)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ptf/dhamma/sacca/sacca4/samma-ditthi/kalyanamittata.html
最近訂正 1-29-2011